AA建筑聯(lián)盟是英國最古老的建筑學院。學院是全球建筑聯(lián)盟的中心。獨特、動態(tài)、獨立和國際化是AA建筑聯(lián)盟學院所追求的。學院成立于1847年,現(xiàn)任校長是布雷特.斯蒂爾。學院的成立理念最早來自于兩位不滿學院派建筑教育的年輕建筑師的發(fā)想,成立當時目的是為有心學建筑的學子提供一個獨立設計的教育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內不需他們擁有基礎建筑教育。所以學院最初是以公共論壇和學術交流會的形式存在的。
1890年到1901年間,該校的教育系統(tǒng)逐漸成形。在1901年,校址移動到前英國皇家建筑博物館的館址。在1920年,再度遷移到英國貝得福得廣場(en:Bedford Square),也就是在倫敦的市中心。如今校史已超過150年,校友遍布全球50個國家。
研究生專業(yè)
景觀和園林保護
建筑聯(lián)盟研究生院的景觀和園林保護項目課程是滿足在這個快速增長領域的培訓需求。這個項目課程使學生可以完成于歷史景觀和園林保護有關的工作內容,從前期調研至最后的報告或管理規(guī)劃。
景觀保護使學生們理解英遺產巡視點的工作和其他項類似的工作,如基礎歷史資料的調研研究和歷史價值評估的技能,使學生們能夠理解和批判性評價在管理規(guī)劃、保護和展示方面的職業(yè)保護工作(包括美學、生態(tài)和人類學的評價)。
計劃中的景觀細節(jié)修復單元將為致力于保護實踐和修復工作的景觀建筑師和園林設計師提供細節(jié)研究分析、識別和安置有價值的植被以及別的景觀素材,所必需呃技能,通過繪畫和別的資料來鑒賞和保護的技能。
建筑保護
在1975年由RIBA和COTAC建立的兩年制的課目目的是提供歷史性建筑多方位保護的可能性。這個課目被認為在這個領域里是具有指導性的課程之一,許多知名的保護專家以往是這里的學生。整個課目的目的是學習在一個廣泛的歷史文脈建筑保護的實踐,并且鼓勵與修復和再利用有關的基礎廣泛的問題的處理。在英國,這個課程一直都有看國際化的視野。
項目是靈活的以適應學生們的集中需求。專業(yè)內容由專家們講授,他們都是各國實踐領域中的帶頭人。一年級主要解決是基本態(tài)度,包括對保護、建筑材料的腐蝕、建筑衰敗的診斷和修復以及基本的建造工作。學生們被要求寫論文,同時還有從實踐訓練中得出的總結匯報。二年級的范圍就廣一些,檢測歷史性建筑,考慮的相關問題,包括復位、有歷史價值的內部和服務介紹,這些都基于現(xiàn)在的哲學和技能。二年級的學生必須完成最后的論文,題目是導師審議的,并送文外審。
景觀化都市建筑學
課程為期一年,以工作室為依托的研究生教學大綱的一部分,使研究生的學位課。這個專業(yè)尋找那些在建筑學、景觀建筑學、都市建筑學以及工程方面有學術經驗和職業(yè)資格的學生們,他們想要把歷史上曾被作為景觀設計來描述的各種操作的技術和方式融入到了都市建筑學的領域中,課程的目的是開發(fā)更多的研究領域,這些領域很自然地超越了嚴格的界限,試圖去發(fā)展包括平行并進的實踐模式,這種模式能夠通過對眾多復雜系統(tǒng)的組織和分類改變其邊界狀況。本專業(yè)起著一種生產性背景的作用,在這個背景下建立在信息基礎上的圖形技術的操作模型,技術和工藝學上的限制和一連串的程序、邏輯、動態(tài)性被融合在一個自由和審慎的操作程序中。
新興技術和設計
在改進產品技術方面,開發(fā)這些項目隊新的建筑設計過程來說是一種創(chuàng)收。它調查城市中重新開發(fā)的空間的臨時的用途。目的是獲得不同的空間及效果,使在各用地的規(guī)劃邊界上可以開展各種不同的活動,它提倡對于現(xiàn)行的高度確定性的建筑類型作為一種轉換,這是基于許多重復出現(xiàn)的元素之上的。實例分析集中在人類的遷徙和長期的空間定位上,計劃中的發(fā)展軌跡是開放的,空間效果和機械化程度因為要加以改造而做了調查。有限的元素分析檢驗了所有建筑結構中承載方式的老化問題。材料的特性被永久保存。涂色的部分參考了表面偏差不得同程度,許多地方表現(xiàn)出對錯綜復雜的偏差。
歷史和理論
歷史和理論課的設置使學生們能夠對當代建筑學的發(fā)展與矛盾較為深刻的理解。我們用這種方法從充滿現(xiàn)代主義語匯的建筑工程開始的,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被再次以狹隘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并據(jù)此研究那些具有特殊意義的現(xiàn)代主義建筑師。它概括了到今天為止建筑理論的發(fā)展歷史。該課程考慮了理論上各種不同的觀點,并將他們滲透到各個層面的分析當中。另外,由歷史與理論專業(yè)提供的這門課,鼓勵學生從研究生院的課程中選修其他課程,并充分利用校內在晚間舉辦的各種講座和其他活動,擴大學生們的知識領域。在第二個學期結束的時候,學生要提交一份15000字的論文。在進一步完善之后,經過研究、寫作、討論會及個別輔導,論文大綱在第三學期提交給特邀的建筑師和評審團成員。第四個學期由個人最終完成論文。
選這門課的學生來自眾多不同的地方,他們大多擁有廣泛的專業(yè)訓練背景。一些人正在接受建筑師的培訓,他們想用一年的時間去檢驗他們的實踐。一些人最近已成為合格的建筑師,但感到以前所接受得教育不能滿足對理論與歷史的興趣要求。另外一些人則是想要攻讀博士,認為碩士課程的學習是極為必要的。還有一個非建筑學專業(yè)的學生,他們來自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想要探求有關都市主義尖銳的理論問題、現(xiàn)代空間議題和對歷史的研究。許多人珍惜在倫敦學習的機會,認為它是探索城市及建筑文化的良好途徑。該課程的設置對開發(fā)各種技巧非常重要,這些技巧將使學生們的職業(yè)生涯受益匪淺。學校鼓勵和幫助學生出版他們的論文及將論文提交到校內和校外的各種學術會議上。
設計研究實驗室
AA設計研究所是世界上最國際化的建筑學碩士研究機構,在最初的五年中,這里都是來自海外到AA學習的學生。AADRL的創(chuàng)立旨在與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形成一種真實的聯(lián)系,以及成為一個能將各種條件聯(lián)系在一起并促成其發(fā)展的機構,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將所有的畢業(yè)設計課程進行轉換所產生的最終結果。AADRL精確地探索了不同的潛在性,及各種對今天設計文化的限制,在一個“開放資源”共享的專用的研究機構中,追求一個系統(tǒng)化的嚴格的對建筑設計的貼近,是一種共享的、集體的、研究性的形式,而不是一種個體的。為私人所擁有的設計性的成果。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環(huán)境設計
建筑學畢業(yè)班的環(huán)境與能源研究課題,旨在探索在城市及個人住宅的層面上關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環(huán)境設計議題。一年級的MA課題中介紹了環(huán)境的標準及設計過程中的創(chuàng)作參數(shù),為設計提供不依賴或極少依賴非再生能源的知識和技術,并將環(huán)境設計研究、場地研究方面的訓練和現(xiàn)實生活的項目結合起來。復雜而又充滿矛盾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議題,對許多的理論和建筑實例作了認真地研究與探索,并運用各種分析工具和環(huán)境項目評價技術使議題得到充實和完善。MPHIL及博士生的研究課題,既提供了教學的內容,由可以監(jiān)督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國,前期項目的研究情況。
由AAEE所提供的教學課程將一系列講座與交叉學科的項目和工作室結合在一起,這些講座以四個相互關聯(lián)的分支展開,它們是:基本原理、各種理論、實踐以及各種工具,基本原理涉及到建筑與城市設計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理論則縱覽了環(huán)境政策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建筑與城市環(huán)境的標準。實踐則聚焦在對革新類建筑實例的研究上,包括展示先驅者們的設計全過程:概念的形成、設計發(fā)展、建造及后期使用監(jiān)督及環(huán)境評估等環(huán)節(jié)。工具介紹了環(huán)境模式、模擬工具和技術以及在建筑設計研究中應用這些工具的實例。
AAEE項目主要是為了建筑學、工程技術和城市設計專業(yè)畢業(yè)班的學生而開設,他們渴望在環(huán)境設計與研究領域中有較快的進步,并將對新技術,數(shù)字模型及臨摹技術運用于建筑設計和生態(tài)規(guī)則之中擁有濃厚的興趣。
住宅和都市建筑學
住宅與城市成活方式教學大綱的定位介于政策與城市建筑之間,我們工作的側重點在于對
政策論點和某些重大變化的機會進行挑戰(zhàn)。通過都市建筑深刻地思考了設計推理的模式,并對比城市建筑過程中的后果。不同的課程設置是為了獲得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并包含一系列廣泛的議題,因此重復出現(xiàn)的論文和主題將通過不同的訓練和比較二逐漸完成,這個過程貫穿全年。設計的焦點集中在當前存在的問題上,如城市生活當時。每一年都要調查倫敦的某種特殊的生活變化和到某地做短期的工作實踐。通過歷史知識及跨國公司的介入,拓寬和加深了以基本調查研究為主的課程作業(yè)。
本教學大綱是為一年制碩士,Mphil及博士生的層次決定的。
在碩士課程中,理論思考與追求設計結果的實踐之間存在一種平衡,設計項目提供了一個檢驗構思,展示存在問題及城市生活方式的大舞臺。該課程的構架圍繞三種類型展開:
1.講座和研討會,探討圍繞住宅與城市生活方式的現(xiàn)代建筑理論和歷史;
2.設計研討會和工作室,它提供調查城市區(qū)域并檢驗設計策略的機會。包括兩次研究性旅行。
3.論文,允許學生在這一領域內擴充和重點研究。
申請經驗
AA是世界頂尖建筑學院,其理念之前衛(wèi)說實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梢匀ベI幾本AA作品集來看看,你會發(fā)現(xiàn)跟國內教的東西太不一樣了。如果你下定決心要申請AA,那我建議你在大學里除了保持漂亮的分數(shù),學好英語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自己國際化的視野,不要被建筑的條條框框箍死。
前幾年中國大陸學生各專業(yè)加起來一共22人,2010年只有5人;由于對于雅思的要求由原來的平均6分,提高到現(xiàn)在的每門強制要求6.5(2010年要求,之后要求詳見學校網站),國內學生大幅減少。加之本來對作品集的嚴格要求,使得今后報考AA變得比較不易。AA歷史上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對入學要求極端苛刻的年代,以至于幾乎協(xié)會破產。之后于2000年左右放寬語言要求吸引亞裔學生,但是在10年重新開始嚴苛的入學語言要求。從10年開始,AA不僅上調了入學要求,而且大幅調高了各專業(yè)的學費,如去年DRL的年學費為21000鎊,現(xiàn)上調至約26000鎊。加上學雜費、旅行費和倫敦的生活費,建議是讀DRL準備至少45萬,其他MASTER至少40萬,要從foundation(1first year開始的話,至少準備100萬。
AA幾乎沒有英國人,估計全校就1-2個;AA研究方向各自不同,所以各取所需,沒有國內很奇怪的各建筑學科互相歧視的現(xiàn)象,所以不管你讀DIPL,DRL,EMTECH,LU,HU等等,互相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是很常見的事,真要分個強弱,每個在各自領域都很強,要打個完美的基礎慢慢進階去DIPL,前沿建筑去DRL和EMTECH,處理城市問題去LU和HU,純理論去HT;DIPL是很好的課程,念完有被帝國認證的機會;一般國人的邏輯都是要ZF認證一個,不然心里覺得惙惙不安,但是在國外這都無關緊要。ZAHA在AA念完MARCH之后,并沒有繼續(xù)之后需要的PART進而成為注冊的皇家建筑師。Master和DIPL都是國際學生,老師也都是各國來的人,AA是國際學校。第五,AA MASTER如果打個比方有點像商學院的MBA, 有比較多工作到一定地位的人再來讀,我手下打雜的大媽就是北京朝外SOHO的總建筑師,所以MASTER的學生不是25歲就是35歲左右。
校友
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是一位荷蘭建筑師,1944年出生于荷蘭鹿特丹。庫哈斯早年曾做過記者和電影劇本撰稿人,1968至1972年間,庫哈斯在倫敦的建筑協(xié)會學院學習建筑,之后又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1975年,庫哈斯與艾利婭·曾格荷里斯、Zoe Zenghelis一道,在倫敦創(chuàng)立了大都會建筑事務所,后來OMA的總部遷往鹿特丹。目前,庫哈斯是OMA的首席設計師,也是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的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教授。庫哈斯于2000年獲得第二十二屆普利策克獎。
扎哈·哈迪德(Dame Zaha Hadid),伊拉克裔英國建筑師,生于伊拉克巴格達,后來定居英國. 扎哈?哈迪德在大學本科階段在黎巴嫩就讀于數(shù)學系。1972年,她從黎巴嫩搬到英國,就讀英國倫敦建筑聯(lián)盟學院后,才正式開始學習建筑。1977年,取得碩士學位后,加入大都會建筑事務所工作,并成為建筑聯(lián)盟學院的老師。1980年,扎哈·哈迪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師事務所。于2004年成為首位獲得普利策克建筑獎的女建筑師,在國際建筑界享負盛名。
理查德·喬治·羅杰斯(Richard George Rogers, Baron Rogers of Riverside,) 英國建筑師。他出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就讀于倫敦AA學校,之后,1962年,畢業(yè)于美國耶魯大學。 在耶魯,他結識了同學諾曼?福斯特,兩人回英格蘭即組建了小組四,成員為他倆及其各自的夫人Su Rogers和Wendy Cheesman。他們很快以“高技”設計知名。由于在建筑設計、城市規(guī)劃和公益事務方面的突出成就,羅杰斯在1985年獲得英國皇家建筑師協(xié)會金獎;1991年被封為爵士;1996年被封為終身貴族“河畔的羅杰斯男爵”,成為英國上議院議員(工黨)。2006年9月,威尼斯雙年展上,因其為城市規(guī)劃熱情的工作,羅杰斯被授予“終身榮譽金獅獎”。2007年獲得普利茲克獎,是英國第4個獲得該獎的執(zhí)業(yè)建筑師。
楊經文:1948年出生于馬來西亞檳榔嶼,曾在英國格洛斯特郡的切爾滕納姆男校學習,而后到英國建筑師聯(lián)盟學校修讀建筑,拜師彼得庫克爵士,于1972年獲得建筑文憑(AADip)。1975年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他對熱帶城市建筑可持續(xù)性的研究和成果,真正反映出當代建筑師對城市類型建筑生態(tài)問題的理性思考。經典建筑作品有MBF大廈、梅納拉TA1大廈、BATC(商務及高技術中心)大廈等。
肯尼思·弗蘭普頓:1930年生于英國,是哥倫比亞大學建筑學教授,他是一名建筑師和建筑歷史學家,在倫敦的建筑協(xié)會接受正統(tǒng)的建筑學教育,并且作為一名建筑師在英國,以色列和美國工作過。也曾經在倫敦和紐約的住宅設計領域中工作過。在他1965年移居美國之前為建筑設計雜志做了三年的技術編輯?夏崴肌じヌm普頓教授也贏得了眾多的獎項,包括美國建筑師聯(lián)合會國家榮譽獎 (1985),the L‘Academie d’Architecture Gold Medal (1987),Phi Beta Kappa Award (1987),美國建筑師聯(lián)合會紐約分會成就獎the AIA New York Chapter Award of Merit (1988)和the ASCA Topaz Award (1990)。他已經獲得了斯徳哥爾摩皇家技術學院、滑鐵盧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工藝學院的榮譽博士。
邁克爾·霍普金斯:出生于英國南部一個自治村鎮(zhèn)——博內茅斯,這里位于南安普敦西南部英吉利海峽入口處,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旅游勝地和藝術中心。霍普金斯的父親是一位建筑商。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霍普金斯和他的妻子帕提在建筑師協(xié)會學習建筑學。這個時期是功能主義大行其道的時候,霍普金斯也深受時代氛圍的影響,他的建筑實踐就是以功能主義為起點的。學生時代的霍普金斯,對船舶的設計和傳統(tǒng)結構——比如木結構房屋——的建造比較感興趣。1975年,他和帕提決定在倫敦的漢普斯迪為自己建造一個工作室。這個建筑后來成為了現(xiàn)代派建筑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