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為港大(HKU),是一所位處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其奠基于1910年3月16日 ,次年3月30日正式注冊成立,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機構。建校初期,香港大學規(guī)模極小,自1912年3月11日正式開學,到1916年12月舉行首次畢業(yè)典禮,僅有23名畢業(yè)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香港大學一度處于癱瘓狀態(tài),1941年教學全面中止;1948年4月9日復校后,秩序重建與結構轉型并舉,學校步入高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
美零留學網(wǎng)介紹,緣于殖民地的特殊性,香港大學自創(chuàng)校以來始終采用英語教學,其學術研究多可與歐美無縫對接、良性互動,也得益于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以醫(yī)學、商科、人文、政法等領域見長的香港大學都是中國高等教育界一面獨特的旗幟,享譽亞洲乃至世界。
香港大學校訓
香港大學中文校訓為“明德格物”,對應拉丁文為Sapientia Et Virtus。
“明德格物”語出《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按髮W”意指博大的學問,儒家治學,首重個人德行修為,“明德”就是彰顯德行,先完善內(nèi)在德智的修養(yǎng),然后推己及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故欲平天下,首當格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