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畢業(yè)率。立思辰留學360介紹,德國大學普遍畢業(yè)率較低。像4TU-DARMSTADT,很多專業(yè)每年百分之五十的畢業(yè)率是很正常的。我的理解,他主要難在KLAUSUR(閉卷考試),大部分考試還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除非你考3次都不過,只能被開除。另外的德國的教授并不象中國教授那樣通情面,不過就是不過,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中國的大學畢業(yè)率是很高的,一個班最多也就幾個拿不到畢業(yè)證,因為考試要求松,學生很容易通過。當然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中國學生是通過高考上的大學,寒窗苦讀12年,這個關(guān)卡是很難的(當然現(xiàn)在容易些了),上了大學再要求很緊學生肯定瘋掉了。德國學生是通過ABITUR(高中畢業(yè)考試)拿成績自己申請大學,這個難度要比中國的小,要知道德國學生大學以前和中國學生從學習負擔上真是沒法比。
第二、學分制。中國大學學分制的改革是個非常有意義的話題,由于他的變化會讓大學發(fā)生方方面面的改變,德國大學實行完全學分制,就是你修夠了你學科內(nèi)的學分就畢業(yè),你如果有能力,一學期就可以考完所有考試。如果你不想學,一年不考試也沒人管你。所以德國大學沒有4年本科3年碩士之說,只有一個規(guī)定學期數(shù),很多學生在大學呆了10年也沒畢業(yè)學校也不管。當然,現(xiàn)在德國教育體制也在變革,對于長期呆在大學的學生采取高收費的措施,中國大學基本還是模擬學分制,就是必須4年畢業(yè),這里的學分其實已經(jīng)失去他原有的意義了。
第三、學習模式。德國大學的教育是多樣化的,比如有些專業(yè),并不只有VORLESUNG(大堂課)這么簡單,像涉及機械,力學方面的有UEBUNG(練習課)。而他的老師是高年級的學生,練習課成績帶入最后的考試成績,而TUTOR(練習課助教)自己也有金錢或成績得到。這樣的方法調(diào)動了各個方面的積極性,督促了學習,加強了各年級學生的交流,非常值得借鑒。團體化協(xié)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上面的兩種課,基本上每個專業(yè)都會有SEMINAR(討論課),對于一個題目,助教往往強調(diào)要分組,幾個人合作,最終只看小組成績。如,去年我們幾個做一個挖掘機前的抓斗的任務(wù),一個人做一部分,誰撤后腿都不行。最后說一句,德國人的團體協(xié)作能力很強.而個人卻很一般.而中國學生一般來說個人能力很強,但總喜歡單槍匹馬.這估計和咱們的性格以及教育有關(guān)吧。
第四、學生工會組織和中國區(qū)別很大。德國的學生會組織很強大,而且完全獨立于校方。大學的學生會天天組織學生游行,甚至拉攏教授們一起出來,很多老師挺身出來為學生說話。而中國大學的學生會是建立在大學之下的,受校領(lǐng)導(dǎo)控制,實話實說,不知道他為學生做什么了。
第五、學校設(shè)施,區(qū)別最大的是住宿。德國大學沒有住校一說,一般學校只提供部分出租房,價格比一般房屋便宜些但有限,更多的學生自己租房子,這其實是一筆很大的費用。而中國大學是由學校提供宿舍,價格相當便宜。
第六、學生優(yōu)惠措施。這一點在德國有明顯體現(xiàn),學生待遇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舉兩個方面:比如學生憑借學生證就可以免費乘坐除ICE,IC(指特快列車)之外的任何交通工具,火車,汽車都可以,面積是將近整個一個黑森州,南北差不多200公里,東西差不多100公里。而德國的車票是很貴的,這就免除了一項大負擔。另外,學生的稅卡是一級的,就是怎么打都免稅.要知道德國的稅收是很高的。至于中國的學生待遇,除了一年兩次的半價火車票,真不知道其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