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據立思辰留學360介紹,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德語: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縮寫為KIT)是一所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國際領先的教育和科研機構,由原卡爾斯魯厄大學和原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合并而成,所以其既是一所德國頂尖理工科大學,也是一所國家級的大型研究中心,擁有約25000名學生以及約9500名雇員,年度預算8.44億歐元。因其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現和卓越的創(chuàng)新精神,KIT于2006年被德國科研聯合會(DFG)評為首批三所德國精英大學(Elite-Uni)之一,另外兩所為慕尼黑大學(LMU)和慕尼黑工業(yè)大學(TUM),這不僅是德國高校的至高榮譽,還意味著更多的政府資金支持。原卡爾斯魯厄大學創(chuàng)建于1825年,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理工大學,是繼巴黎綜合理工學院(1794年)、捷克技術大學(1806年)和維也納技術大學(1815年)之后的歐洲第四所理工大學。2003年歐盟大學科研影響力排名位居德國第2位,歐洲第6位。原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創(chuàng)建于1953年,前身是德國的核物理研究中心,隨著德國退出核能的步伐,如今的科研領域主要集中在核子物理、納米技術、微系統(tǒng)、氣候、環(huán)境、新能源等方面,屬于國家級的大型研究中心,隸屬于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旗下,擁有雇員3800人。
知名校友
卡爾·本茨,德國工程師,汽車工業(yè)的先驅,奔馳汽車創(chuàng)始人,被稱為“汽車之父”。他于1860年至1864年就讀卡爾斯魯厄大學,1885年他制造了第一輛汽車,1914年卡爾斯魯厄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頭銜。
愛德華·泰勒,1908年1月15日-2003年9月9日,畢業(yè)于卡爾斯魯厄大學化學工程系,世界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有“氫彈之父”的稱號。
埃米爾·馮·斯科達,德國企業(yè)家。他于1969年至1974年就讀卡爾斯魯厄大學機械系,1975年他建立了德國最大的主題公園之一“歐洲樂園”。
弗蘭茨·呂羅,德國機械科學家,被稱為運動學之父。
奧古斯特·蒂森,德國工業(yè)家,世界500強之一的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
弗里茨·魯道夫·君馳,德國計算機先驅之一,卡爾斯魯厄大學物理系畢業(yè),發(fā)明了虛擬內存技術。
弗朗茨·費倫巴赫,世界最大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博世公司主席,卡爾斯魯厄大學經濟工程系畢業(yè)。
施特凡·寬特,寶馬集團董事之一,擁有17.4%的股權,經濟工程系畢業(yè)。
卡斯滕·施波爾,德國最大航空公司漢莎航空集團董事局主席。
迪特·采徹,1971年至1976年就讀于卡爾斯魯厄大學電子信息系,自2006年1月起擔任前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董事局主席。
哈索·普拉特納,世界最大商用軟件生產商SAP集團創(chuàng)始人之一,2003年以前是董事局主席,現在任職于監(jiān)視會。
迪特瑪爾·霍普,世界最大商用軟件生產商SAP集團創(chuàng)始人之一,于1988年至1998年任職董事局主席,2003年以前任職監(jiān)視會主席。
克勞斯·奇拉,世界最大商用軟件生產商SAP集團創(chuàng)始人之一,卡爾斯魯厄大學物理系畢業(yè)。
胡伯特·里普海爾,德國利勃海爾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