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思辰留學360介紹,懵懂的年少注定會有一場轟轟烈烈的旅行,或長或短,必定是今生最珍貴的回憶。感謝新東方給了我這樣一段可以在數十年后值得細細品味的別樣記憶。并非記憶中的隆重正式,只是簡簡單單地配上背包,輕裝上陣。父母將我送到在機場久久等候的馬俊老師手里后,并沒有扭頭回家,而是在我身旁絮絮叨叨著一件件瑣碎的小事。不耐煩的左耳進右耳出,無奈著他們的多慮。終于是告別,看似輕盈的背包,挎在的一剎那,顯得那么沉重,好像周圍的氣流都變了模樣。深情回眸,不舍揮手,不禁又一次踮腳遠眺,看著父母的漸行漸遠,背影恍恍惚惚間消逝在人海,倏忽間就有了放下背包的沖動!八^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比撕T俨灰娛煜ど碛埃腥挥X得自己與這個世界溝通的窗口被輕輕地掩蓋。長這么大,或許第一次真正地體會到獨立的滋味,便默默地想:可能這一次,真的要自己一個人去面對了。旅游就是一場簡單的修行,不可能一路順風,對他人、對自己的不經意過失的每一次寬恕與諒解,都是一次思想的跨步。就算第一次真正脫離父母庇護的我不是很享受這個過程,卻會更珍惜,更加想念和父母相處的時光。
由于天氣原因,飛機晚點。得知飛機要起飛的消息時,第一時間是飛快給父親報消息,迅速收到父親的問候,無比簡單的一句卻十分溫暖。輕輕撫摸著手機屏內幕上的文字,好似那里還有父親生硬的溫存,腦海里想象著父親此時的神情,是擔憂?還是不舍?放下手機,暗暗輕笑父親的多慮,嘴角卻不斷上揚,心底最柔軟的部分被輕輕觸動著。原來,再堅強的父親也有如此柔情的一面:在遠程千里的女兒面前,父親終究褪下以往的淡然清冷,顯露著生疏的柔情似水,看似平淡無奇,卻承載著深藏于心底、深埋在骨髓的關懷與愛意。
漂洋過海十幾個小時,跨山越海,降落在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下飛機前激動地不敢扭頭看窗外:這是萬眾矚目的美利堅,軍事、經濟、學術等領域皆是遙遙領先。而我將在這里留下屬于自己獨有的印記。懷揣著激動的心情下了飛機,想象中各式的高樓大廈不得而知,忙碌在燈紅酒綠的人們無處可尋。而實際上,整個城市充斥著特有的寧靜安詳。昂首,便沉溺在這無邊無際、廣闊無垠的純粹蔚藍:沒有束縛、沒有羈絆,像顧城筆下那個任性的孩子:單純,干凈。吃完中飯后,趕到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整個校園內,目不暇接的是成群騎著自行車的大學生,是埋頭讀書、面露淺笑的人。進入圖書館,書香卷氣撲鼻而來,濃厚神圣又無比虔誠,會讓你自覺地放輕腳步。讀書室里坐滿了人——有學生,有拄著拐棍的爺爺,有倚靠木凳上滿頭銀絲婆婆,都捧著書細細地閱讀,完全沒有注意到我們的闖入和不禮貌地照相,只是靜靜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暢游書海。眼神里是一種取代敷衍的安詳與平和,是對時代精神面貌批判與熱愛的共存、是對生活的一種期望、一種信念、一種熱愛、是對靈魂的汲汲進取與永不滿足。在這里,實在太容易被感化,又永遠不會滿足。
綠茵片片,碎影婆娑,穿過那扇石門,踏入百年厚重,不覺敬畏這不朽傳奇。前行、遠眺,美利堅獨特的杉樹佇立,目送我漸行漸遠的背影,似有凄清,卻又不舍。沿石地漫步,貪求學識淵博,遠處的三幢建筑物聳立,中間的那處平平落下,少了份左右的氣勢磅礴,包裹一側淡淡的蒼蒼。不甘不罷休,一路飛奔,終于看清——肅穆的教堂,小門口幾乎看得全景,中庭青草蔓延,拱形石橋包圍,再向前便是教堂,不得進入,凝神細視前門:標準的天主教堂,卻有著精致至極的圖案,無與倫比的雕工,不知建筑者是花費多少心血苦求這淡雅樸實又震撼人心的一處,連中庭羅丹的雕塑皆為之暗淡。了解到原由時仿佛得到了答案:父母等待遠游的小兒子回家,卻聞其染上風寒不得治愈而離世的噩耗,為永遠紀念孩子,便用盡家產建了全世界第一所男女共校的大學。看了之后,心緒雜亂,可憐這對父母——被人百年歌頌的名人,得到成就,卻換走了終生的歡樂,得到了畢生的哀痛。每次看到一個個優(yōu)秀的學生向他們致敬,他們心底是否都會狠狠地顫抖,連同那個早早離開的身影?所以種了如此之多的高大杉樹待子歸家?再多的成就拼湊堆積,也擦拭不了失去的淚痕,原來只要是父母,心中最重要的,終不過是一個愛笑的孩子。倏忽間想到遠隔千里的父母,是否也是提著心玹,苦等我平安回家道聲好?我想說:我很好,別擔心,我也很想你們,真的很想你們。
我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置身千里之外,心系兩人。
今天是和寄宿家庭在貝克斯菲爾德獨處的的第二天,想起昨天整晚五個不同年齡的小孩圍坐在一張小床旁,兩個東方面孔的孩子磕磕絆絆地使用著不流利地英語,另外三個孩子耐心地側耳傾聽。歐式的吊燈傾灑著束束光圈,悠悠的電扇在空氣中菡萏出陣陣漣漪,恍然覺得很美好,卻又不真實,無法真正參與到他們的生活。主人門都很健談,很友好,不拘小節(jié)又面面俱到。家不是太大卻很溫馨,無奈我也只能做局外人、旁觀者。一家有三個孩子,三只狗兩只貓兩只兔子——很大一個家庭,家有庭院,園中有池,有花草樹木。漫步青草池塘,向池中深處漫溯,便只差撐一支長蒿。 院外蒼穹是澄澈的碧藍,我一直鐘愛的干凈透明,或許生活也會隨之越來越簡單明了,卻有了前進的動力和源頭,有了小小的信念。
完成上午的課程之后,下午去了學生中心。其實那些孩子并不是純種的美國血統(tǒng),有些來自西班牙,有些是來自墨西哥,然而在一起時十分和諧融洽。孩子的膚色不同,年齡不一,身高參差不齊,卻有著相同的笑容。相比起其他美國小孩,他們的教育條件實在相差太多,下午所謂的甜點也不過一杯水,半個橘子,一條糖果,所有孩子卻依舊滿足。他們自己種植菜食給父母品嘗,烈日炎炎難擋他們的熱情,他們天真的面孔,澄澈的瞳孔,將碧藍的天空映襯的更為清澈。簡簡單單的生活也許平淡似水,卻真實又充盈,安詳而快樂。
上午和當地孩子們孩子們一起去了貝克斯菲爾德的農場,參觀了美國本土的動物和兩種植物的雜交,農場十分機械化,機器設備很先進,大多數選擇的是機械化操縱和管理。尤其是節(jié)水設備(因為這里盛產石油,飲水十分缺少),當地人十分懂得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補足缺點,將每一滴水都充分利用。我再一次看到了我們的不同,我們大多數人會很難接受農場的氣味,選擇遠而敬之,只是簡簡單單地拍照便草草收場,而當地孩子則會選擇親近動物,靠近自然,對于不了解的動物會立即抓住講解員刨根問底尋求答案,會與各種新環(huán)境中融合。這也是我需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學習怎樣更好的接近自然、接受新的環(huán)境,而不是只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唱一曲獨角戲。
離開加州,然后馬不停蹄坐車來到里根總統(tǒng)博物館,美國每一任總統(tǒng)都會有一個紀念館,而里根總統(tǒng)紀念館是相對較大的。被花園包裹的庭院,手記、照片琳瑯滿目,墻壁上處處記錄著他的過往生活。總統(tǒng)有專機,有專車,一切生活看似光鮮亮麗,可是誰又知道這些浮華的背后積累了多少努力,沉淀了多少汗水。七十歲的高齡老人歷經重重坎坷登至此位,上任兩個月便遭受槍殺,身擔重任,,不懈奮斗,終究留名畢生。正如汪國真曾說:既然選擇了遠方,何懼風雨兼程。
清晨早起,一路飛奔到迪斯尼樂園,開啟神秘之旅,大家興致勃勃決定要等待到晚上十點看夜晚的煙花。時間緩緩流逝中,最初的興奮到逐漸的倍感無聊、滿口怨言,就像最初的夢想由堅定無比變?yōu)槊悦2恢。我們所能做的只有被迫耐心地等待。到最后,煙花放起,街頭燈火通明,萬人齊聲高呼。這好像當你發(fā)現你一直苦苦等待的種結出了果實,就算它渺小得微不足道,卻有著這么多未曾謀面,不曾相識的陌生人和你一起分享你小小的快樂,突然你會發(fā)覺幸福原來很簡單,但許許多多的幸福相互交織,彼此匯聚,幸福又會變得這么大,這么真實。
歷經15天的美利堅之旅終于在北京國際機場‘’完滿‘’結束。又是漫長的十多個小時的跨洋飛機,一路顛簸到了祖國首都——北京。天空飄著斜斜的雨絲,昂首是灰蒙蒙的霧靄盤旋上空,便不自禁的想起了半天前我所望到的萬里晴空;再一次的相會北京,卻有了與上次大不同的心境:第一次的訝異好奇到了真正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觀察,去思考。生活本是多一份經歷,生命隨之多一份厚重。倏忽間迫切地想再一次去到那個國家,再一次認真凝視那湛藍的天際,再次親吻那托著露滴的綠茵……神游背后,更多的是對家的思念和對新生活的期望,當然也有不小的壓力。或許以后的生活滿布荊棘,我所選擇的只有埋頭書海,但我相信,一件事情只有兩種選擇:做與不做。困難從不駭人,決定一切的只是你對待困難的看法與態(tài)度。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一定有一個要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