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QS發(fā)布的世界大學排名沒多久,軟科也忍不住也發(fā)了排名,不過與QS不同的是,他們更多關注的是不同學科的排名,本次排名中,美國高校以31個“冠軍”位列第一,中國高校以10個“冠軍”位列第二,具體排名如何呢?
軟科今日正式發(fā)布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2020年排名覆蓋54個學科,涉及理學、工學、生命科學、醫(yī)學和社會科學五大領域。
此次排名的對象為全球4000余所大學,共有來自9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800余所高校最終出現在各個學科的榜單上。
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
分國家排名結果統(tǒng)計
美國大學在各學科排名上仍然占據絕對優(yōu)勢,在31個學科中奪冠,上榜總次數達到4826次。中國內地共有253所高校上榜,上榜總次數2220次,僅次于美國,位列全球第二。
與去年相比,中國內地此次上榜高校數量和上榜總次數分別增加了9%和11%,均有一定提升。
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擁有世界前十的學科數最多的5所高校分別是哈佛大學(28個)、斯坦福大學(24個)、麻省理工學院(22個)、加州大學-伯克利(15個)、清華大學(13個)。
中國內地高校排名表現強勁
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中國內地高校表現強勁,在10個學科奪得世界第一,分別是——
清華大學(通信工程)、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儀器科學)、同濟大學(土木工程)、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武漢大學(遙感技術)、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工程)、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和中南大學(礦業(yè)工程)。
從中國內地高校的上榜學科數量來看,北京大學最多,共計47個學科上榜。
中山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和武漢大學分別以45次、44次、43次和42次上榜數分列前五。此外,北京大學有32個學科位列世界百強,也是中國內地高校中百強學科數量最多的高校。
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大學有13個學科躋身世界前十,是中國內地高校中前十名學科最多的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也分別有7個和6個學科位列世界前十。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蘇州大學、合肥工業(yè)大學、上海大學上榜學科數排名前三,分別有20個、20個、19個學科上榜。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有3個學科躋身世界前十,是擁有世界前十學科數最多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科技大學有8個學科位列世界百強,是世界百強學科數最多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雙非”高校中,深圳大學有22個學科上榜,其中7個學科位列世界百強,上榜學科數領跑地方高校,浙江工業(yè)大學、江蘇大學、廣東工業(yè)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分別以17次、15次、13次、12次上榜數位列“雙非”高校第2-5名。
中國內地高校在工學領域表現強勢,在18個工學學科的世界五十強中,中國內地高校的數量超過10所,分別是——
儀器科學(25所)、化學工程(21所)、交通運輸工程(21所)、礦業(yè)工程(21所)、納米科學與技術(20所)、通信工程(19所)、能源科學與工程(17所)、材料科學與工程(16所),船舶與海洋工程(16所)、生物醫(yī)學工程(14所)、遙感技術(14所)、機械工程(13所)、冶金工程(13所)、計算機科學與工程(12所)、控制科學與工程(11所)、食品科學與工程(11所)、土木工程(10所)和航空航天工程(10所)。
“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使用一系列國際可比的客觀學術指標對全球大學在相關學科的表現進行測量,包括學科國際權威獎項、學科頂尖成果、科研質量、國際合作等。
2020年,軟科對評價體系進行了優(yōu)化,使用“重要期刊論文數(Q1)”代替原“論文總數(PUB)”,用于測量被評價大學在相應學科的高水平科研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