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體驗美國的課堂形式?
想認識一群來自牛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學長學姐?
想去領略國內外頂尖大學課程內容?
格致計劃&貴陽立思辰留學&中國銀行貴州分行的名校陣容暑期閱讀營活動就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并且?guī)椭阕龊帽尘疤嵘?/FONT>
我們堅信費用不該成為任何人受教育的阻礙,因此格致計劃的讀書營將完全免費。
報名截止:2020年8月1日(滾動錄取,招滿即停)
報名方式:掃碼添加留學小助理微信,發(fā)送“暑期營”
01 格致計劃
格致計劃是由一群來自國內外各地的中國大學生自發(fā)組織的公益性教育計劃,旨在將小班研討和讀書體驗帶給非一線城市高中學生。我們招募了一批優(yōu)秀的領讀人,通過帶領學生閱讀經典著作和課堂討論幫助他們形成辯證性思考的習慣,建立自我和世界的聯(lián)系。格致計劃引導學生們深入閱讀東西方文學、哲學經典,以討論課的形式對這些文本進行分析和解構,給學生們一個呈現、交流和自由辯論的機會。通過十天的學習交流,學生們不僅能豐富理論知識,也能對自己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并讓批判性思維成為一種習慣。
每年夏天,格致都會來到國內的二三線城市,為這些城市的孩子們帶來讀書營的體驗。我們的領讀人是一群自發(fā)組織的中國學生,來自清華、北大、哈佛、牛津、劍橋等國內外著名高校,對教育充滿熱情和理想。今年,在格致計劃誕生的第五年,我們將前往貴州凱里,湖南長沙,貴州貴陽,以及山東煙臺。每位領讀人將帶領一門自己獨立設計的課程,內容涵蓋文學、哲學、政治學、經濟學、藝術、數學和神經科學。10位領讀人分為兩組:一組上午課程(9AM-12PM),一組下午課程(2-5PM),共10門課程,讀書營時長10天,學生可自由選擇上下午各一門課程學習。我們的主要招生群體為高二及以上學生,但對學生的年齡不做硬性要求。
02 貴陽營
格致計劃貴陽營(下簡稱:貴陽營)預期在8.3-8.14在貴陽市南明區(qū)箭道街CC英語體驗中心舉行,周末不上課。
貴陽營預期招生50-80位學生,以高二及以上學生為主要招生對象,但對學生年齡不做硬性限制。每位學生將會選擇兩門課(上午一門,下午一門),每班人數將控制在7-15人左右。貴陽營將采取走讀的形式,學生需自行負責食宿。
這里有世界名校的學長學姐
這里有歐美國家的熱門學科
這里有西方特有的小班研討會
這里有辯論、有實驗、有不一樣的世界觀
……
通過參加這個暑期營,你不僅可以開闊眼界結識優(yōu)秀的學長學姐,也為你個人的能力和簡歷加分
10門學科,10個課程等著你!
03 領讀人和課程
營長 鄭薇怡
杜克大學
鄭薇怡,美國杜克大學學生,主修政治科學和法語,2020格致計劃貴陽營的發(fā)起人與營長。她曾是2019年格致計劃長沙營領讀人之一,領讀課程為十八世紀末的歷史比較研究。高中階段,她離開貴陽,前往美國馬薩諸塞州的班克羅夫特高中(Bancroft School)就讀。在校期間,她加入了校級越野跑隊(Varsity Cross-Country),參與學校音樂劇如Cinderella和Cabaret的排練和演出,并在馬薩諸塞州州立青年樂團擔任過長笛手,最后以最高績點榮譽畢業(yè)。在杜克大學,她加入了研究東亞區(qū)域的社團East Asia Nexus,也加入了致力于提高對亞裔女性的理解并為乳腺癌募捐的alpha Kappa Delta Phi姐妹會。她在杜克大學管樂團擔任過長笛手和打擊樂手一職,也在她參與創(chuàng)建的搖滾樂隊The Kirins負責打架子鼓以及相關社交媒體的運營。課余時間里,薇怡喜歡挖掘新的美食與探索好聽的音樂。
哲學:怎樣用哲學思維討論現實難題
陳懿飛
牛津大學
陳懿飛,英國牛津大學哲學、政治與經濟學專業(yè)(PPE)大一在讀。他熱愛哲學,尤其對道德哲學和中西比較哲學感興趣。他高中時期曾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以早期儒家思想對公益的概念化為主題的IB 哲學畢業(yè)論文, 最終以45分成績滿分畢業(yè)。哲學以外,他熱衷于閱讀發(fā)展經濟學和世界文學相關的書籍。他曾在西門子和上汽大眾進行暑期實習,并希望以后可以參與到經濟發(fā)展相關的工作中去。在空閑時間里,他喜歡打羽毛球、潛水、看小說與追獨立樂隊。
課程:泛讀西方道德哲學
對與錯、應該與不應該、君子與小人......我們應該怎樣做出這些價值判斷?這些都是道德哲學所涵蓋的問題。道德哲學也因其對于‘價值’這個概念的系統(tǒng)性反省與思考,成為入門門檻最低、跟實際生活卻也最有關聯(lián)的一門哲學。撒謊一定是錯誤的嗎?神的(不)存在對倫理判斷有什么影響? 人人真的皆可為堯舜嗎? ‘應該’、‘不道德’ 這些詞在語言中到底有什么意義?從柏拉圖到康德、笛卡爾到薩特,這節(jié)課希望通過歷代西方哲學大家的理論,帶領同學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這些問題。本課在覆蓋理論的同時,希望能使各位做到現學現用,討論現實生活中的道德難題。這堂課的主要目的不是傳遞知識,而是啟發(fā)各位同學去進行獨立思考,在看道德問題時不輕易被輿論左右。
教育學:什么是教育
郜晨旭
倫敦大學學院
郜晨旭,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本科大一學生,主修教育心理。她喜愛從社會學、心理學、哲學等多個角度去探索教育。她曾利用假期和空閑時間擔任過公立和私立學校的英語助教、在線平臺少兒英語老師和夏令營的班主任,也曾參與關照特殊兒童的志愿活動。她對教育相關的一切都飽有熱情,并希望能盡己所能為教育領域做貢獻。她認為大眾教育的進步始于更多的人對教育體系不斷地、批判性地思考。在課余時間她喜歡與他人聊天、讀書、寫作與嘗試各種新鮮的運動(泰拳,沖浪等等)。
課程:教育平等與社會教育化
教育對你意味著什么呢?可能在你眼中,它是必須經歷的的人生階段;是書本、老師和教室的結合體;意味著知識、文憑與更好的生活 …… 其實教育不僅僅是這些。在這個課程里,我們將一起去探索教育,去討論教育中階層和性別的平等,去反思教育是怎么影響社會的各個方面(工作領域,人才市場,國際化,國家的組成,移民,家庭角色等等)又是怎樣深受社會力量影響的。大眾教育的進步始于更多人對教育體系不斷地、批判性地思考。對于現在身在教育體系中的同學們來說,這些想法將在課堂上碰撞、綻放。我們都將發(fā)聲,也將聆聽。同學們會將想法一步步付諸行動,在課堂上設計出獨一無二的課程,一起體驗在教育中獨立思考和實踐的樂趣。
政治學:政治背后的實質是什么
蘇鈺堯
中國人民大學
蘇鈺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大三學生。曾參加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暑校。在該校期間學習了Dictatorship and Its Discontents等課程,并從此對政治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回國后便修習了當代政治哲學相關課程。他認為討論政治正當性應當以理解現實政治為前提,比如與倫理脫鉤的政治是根據何種邏輯運行的等等。他將在課堂上與大家共讀相關的經典文獻。
課程:政治的實然與政治參與的邏輯
政治的實然是什么?就是政治的實際狀況。把握政治的實然,離不開理解政治參與的邏輯。強調政治的實然,是因為它與應然始終存在著沖突。在政治美德的問題上,參與政治的人往往重外觀而輕實質。君主擁有政治美德的外觀可以興國,擁有政治美德的實質則易亡國;古典政治學將發(fā)展完善的人性作為考察政治參與的主要角度,馬基雅維利則用發(fā)展不完善的人性考察了同樣的問題。在想象一種或普世或局限的政治秩序時,熱衷于討論政治之應然的人們往往回避了政治的實然,將他們對政治秩序的想象隔絕于自己的政治參與。誠然,結合政治的實然與應然歷來是困難的,然而對政治秩序的想象若脫離政治參與的邏輯,則無益于構建政治秩序的共同善。在十天的課程中,我將與各位同學共同閱讀相關文獻,希望大家能加深對政治的實然與政治參與的邏輯的理解。
人類學:認識社會,認識人
肖京晨
上海紐約大學
肖京晨,上海紐約大學大一學生,主修社會科學(人類學分支)。高中就讀于北京一零一中,以北京市前百分之二的高考成績畢業(yè)。她熱心社會活動,是公益性組織“unCoVer疫中人”及相關播客的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運營人之一。她對社會話題比較關心:在校期間一直積極參加和組織學校的“多元文化倡議項目”,也曾策劃過反對道德評價和服飾上的自我表達捆綁的展覽。本著對人類學的興趣,她從高中起開始閱讀思考相關的內容,并現在依舊在這條道路上繼續(xù)努力著。她性格開朗,真誠耐心,工作能力較強。平時愛好讀書、旅行、聽搖滾樂、照顧動物、沖浪(網絡)。
課程:運用人類學理論認識我們自己
社會性別(gender)、家庭、氏族、部落、國家、世界體系。這兩組概念看似尺度不一、內容不同,但本質上卻驚人的相似:有秩序且相對穩(wěn)定不變的制度得以運行,是依靠鮮明的等級制度、權力的分配與壓迫以及種族、民族、階級、文化、性別和性取向等因素之間的交叉性等原因在發(fā)揮作用。
本課將為你提供一個嚴謹的課堂,但它同時也會遞給你一副幫助你自由探索人類社會復雜多樣性,品味外面海闊天空的望遠鏡。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將閱讀東西方田野調查報告以及影視與文藝作品,綜合運用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圍繞社會性別、政治制度與世界體系等話題,探索一系列社會現象背后的系統(tǒng)原因,最終認識作為人的我們自己。
文學:透過文學看世界
周奕堅
賓夕法尼亞大學
周奕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本科新生,主修人文學科。曾經參與美國斯坦福大學人文夏校,在教授指導下完成以海明威為主題的文學論文。他同樣也是凱尼恩學院青年作家與蟬聯(lián)中國青少年戲劇節(jié)劇本創(chuàng)作比賽的冠軍。他在知乎等平臺上發(fā)表過數十篇關于英語寫作與留學申請的文章,閱讀總數超10萬。曾在小學教授日本詩歌。這次課程的主題是《文學中的戰(zhàn)爭元素》。
課程:文學中的戰(zhàn)爭元素
中西方世界不少優(yōu)秀的文學都是在經歷過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之后創(chuàng)作的。這門課選取了中西方上個世紀有名的戰(zhàn)后文學作品,對其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帶著同學們探索戰(zhàn)爭在文學作品之中是怎樣被重新建構的。在東方的一些作家的作品之中,比方說汪曾祺和川端康城,戰(zhàn)爭的出現非常不明顯,必須要通過文本細讀的方式,才能發(fā)現他們只是將戰(zhàn)爭帶來的衰敗隱藏在了文字之下。在課堂上,同學們的探討范圍并不僅限于戰(zhàn)爭在文學中的表現,還有其中所反應出來的寫作方法和價值觀:伍爾夫的意識流與海明威的白描,都可以成為研討會的內容。課堂內容還有一部分是同學們自己寫的作品分享:文學的意義之一也在于啟發(fā)人們去創(chuàng)作自己的作品。我們將會以寫作工坊的形式,對同學們的作品進行賞析。
社會學:換種方式看世界
陳丹青
北京大學
陳丹青,北京大學大二學生,主修葡萄牙語,學習社會學雙學位。大學期間,她參加了芝加哥大學哈里斯公共政策學院的暑期學者項目,并在北京大學學習了西方哲學、歐洲史、中世紀歐洲史等課程。在學習之外,她喜歡旅游、打籃球,并擔任外國語學院女子籃球隊隊長。
課程:走進社會學:經典與生活
我們生活在什么樣的時代?如何理解和闡釋瞬息萬變、充滿矛盾的生活?現代性帶來的種種變動和矛盾化作無數疑惑乃至陣痛,散落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作為一門伴隨著現代的來臨而產生的學科,社會學為我們理解自身所處的時代、應對個人生活中的矛盾與困惑提供了大量的理論資源。在這門課中,學生將閱讀涂爾干和韋伯等早期社會學家的著作,在學習理論與感知作為一門學科的社會學的同時,也收獲利用理論資源回應對時代和個人生活的困惑進行思考的能力,獲得一種看待問題的新視角,并增強在人文社科領域自主閱讀和學習的能力。
國際關系:國際關系背后的故事
何泳
愛丁堡大學
何泳,英國愛丁堡大學國際政治理論專業(yè)碩士畢業(yè),目前在申請英國大學國際關系博士中。研究方向為國際關系理論、東亞區(qū)域一體化與安全議題合作,尤其對跨學科方法研究,哲學與國關理論結合等方向擁有濃厚興趣。目前研究話題為施動者-結構問題 (agent-structure) 與國際關系學術界邊緣化的原因。本科期間,曾參與兩次國家級科研立項、赴印度參與海外教育志愿活動且多次舉辦歐洲文化沙?。他也有著在國內國際關系研究機構藝術管理部?、文化產業(yè)研究機構和公共關系公司實習的經驗。碩士畢業(yè)后曾擔任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的研究與行政助理,在期間參與外事接待,組織國際會議多次。業(yè)余愛好為鋼琴演奏與編曲、古典音樂、寫作、小語種學習、旅行、美?與慢跑。
課程:國際關系理論 - 理解全球沖突與合作
國際關系理論,往往聽上去有些空中樓閣,但實際上卻又那么引人入勝。在這樣一個社交媒體發(fā)達的時代,往往流傳著對于一個政治事件不同甚至針鋒相對的解讀。那么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盡量去避免偏?,保持科學與理性,同時又不失熱情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呢? 不知你們可曾想過,為何中國的崛起引起了西方國家的警惕與敵視? 為何曾為戰(zhàn)爭陰霾所籠罩的歐洲卻因歐盟而團結一心創(chuàng)造安全 與經濟合作的奇跡? 同時,為何這世界上出現越來越多激進的思潮與情緒? 面對真相與謬誤的相互糾葛,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也許你已經接觸過一些令人炫目的概念,像權力(power)、霸權 (hegemony)、制度(institution)、主權(sovereignty)、身份(identity)與文化(culture)。但是他們真如你所理解的那般嗎? 到底是什么驅使人類拔刀相向,又是什么使人類化劍為犁? 國際關系,這?相對年輕的學科誕生于一戰(zhàn)后(1919),一代接一代,學者們一一建構出不同理論來解釋、理解、詮釋甚至預測起國際政治中的行為,去探索這些關系背后的實質為何。也許在每一個同時充滿沖突與合作的時代,都會有無數默默的理論家潛入知識的深海,去尋找解答這一切的寶藏。那不妨讓我們啟程,去看看國際關系背后的故事吧。
藝術:走進藝術殿堂
何昱恒
羅德島設計學院
何昱恒,就讀于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主攻方向為家具設計或工業(yè)設計。她與美國常青藤聯(lián)盟之一的布朗大學聯(lián)系緊密,參與其中文戲劇社團舞臺設計等核心工作。同時,她也曾在全球百強研究性大學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學習藝術史、傳媒和認知科學。這段經歷使她接觸思辨藝術和計算機藝術,認識到人工智能與藝術結合的可能性。一切興趣愛好都有可能成為藝術的土壤,目前,何昱恒非常熱衷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如中醫(yī)、太極的研究,也喜歡香港電影。
課程:以藝術為鑒 - 西方藝術哲學
在人類的歷史上,藝術并不是孤立而存在的。它們更像是是時光長河里的一面面鏡子,折射出人類思想的曲折回腸和歷史觀念的豐富多彩。這次的暑期領讀課程主要集中研究1600年到當代的西方藝術史,解讀藝術是如何體現文化整合和文化控制,又是如何反抗這樣的控制的。本次課程不嚴格遵循時間軸的順序,而是將文化思潮模塊化進行內容展開。我們將會一起認識并探討:畢加索的時代意義、抽象藝術的革命性、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19世紀藝術流派、新古典藝術、十六世紀皇家藝術等等。在探索中我們將思考:藝術的邊界是什么?是誰在定義藝術?高級藝術與低級藝術有界限嗎?意識形態(tài)(ideology)是如何影響藝術創(chuàng)作和設計的? 希望大家在上完這十節(jié)課后,都能以批判的視角去看待這些歷史上的大師杰作。
古典學:我們的英雄主義
葉以恒
芝加哥大學
葉以恒,來自深圳,就讀于芝加哥大學本科學院,主修計算機科學和古典學。他專注于古希臘的文學、歷史學和社會學,并希望用計算機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古典學。他熱愛古典政治哲學的理論、浪漫主義文學和在后現代主義思潮中所涌現的文學和哲學理論。他學術興趣廣泛,高中時曾參加化學競賽,也曾進行過性教育、環(huán)境科學和海洋生物學的研究。他現在在費米實驗室兼職高能物理的研究助理。疫情期間,人們透過政治斗爭和陰謀見證了人性的扭曲和道德準則的黑白顛倒。也因此他希望通過追溯古典英雄主義的源頭與發(fā)展,在黑暗中找尋我們自古以來所秉持的道德與對人類最美好形態(tài)的追求。
課程:追溯英雄主義的譜系
在COVID-19席卷全球之際,歷史學家約翰·波義耳(John W. Boyer)在給他的學生的一封郵件里寫到:“黑暗的時刻總是短暫的,而危難可以被平凡的英雄主義(heroism)所閃耀的星點光芒所終結。”在人類數千年的文學中,英雄主義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史詩里有著最早的英雄原型——他們的英雄信條是對自身榮譽極致的追求。而近現代的英雄主義強調的似乎更多是個體對公共利益作出犧牲。通過閱讀《伊利亞特》里的特洛伊戰(zhàn)爭英雄阿喀琉斯(?χιλλε??)、用最英烈的方式追求自由的特洛伊公主波呂克塞娜(Πολυξ?νη)、為了信仰決然就死的蘇格拉底(Σωκρ?τη?)、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筆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撒旦(Satan/Lucifer)、作為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魯迅先生,我們將討論英雄主義與道德、正義、政治、暴力、犧牲等元素之間的關系。我們將從文學的角度追溯英雄主義的譜系,探索數千年來英雄主義的變化與永恒,重新建構屬于我們時代的英雄主義。
自然科學:追根溯源
趙啟翰
杜克大學
趙啟翰,美國杜克大學大一學生,主修公共衛(wèi)生。他對自然科學,尤其是生物醫(yī)學,有著很高的興趣。在美高期間曾參與斯坦福大學的暑期心臟手術培訓和生物大賽iGEM (Internationally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在大學里,他加入了進化人類學教授的實驗室并參與了動物和人類能量消耗的相關研究。課余時間里,他喜歡彈吉他、看書以及看足球和排球比賽。
課程:智人的認知發(fā)展史
縱觀全球,人類是唯一一個在過去幾萬年間只有一個物種的生物,而其他諸如貓,狗,蝴蝶,和鯨魚等都有許多“親友”。雖然考古記錄顯示我們曾經與不止一個人類種族在地球上共存過,但他們卻一個接一個的從地球上消失,只留下一些化石和他們曾經生活過的遺址。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進化人類學家們最常問的便是:其他的人類去了哪里?為什么只有我們活了下來?
然而對于智人來說,沒有尚存活的“近親”或許是我們種族與地球上現存的生物相比最不起眼的一個區(qū)別。雖然沒有翅膀,我們卻發(fā)明了飛機來幫助我們飛翔;雖然沒有腮和魚鰭,我們卻有造船技術來讓我們航海;雖然沒有動物界中最出色的視力,我們卻發(fā)明了望遠鏡和顯微鏡從而可以觀察千里之外的物體或者“即在眼前”的微生物。在過去短短的幾萬年間,得益于我們的各種技術, 人類擁有了地球上所有生物里前所未有的對生態(tài)發(fā)展的影響力:基因改造,污染環(huán)境,無節(jié)制狩獵等等。通過幾千年的發(fā)展,我們人類今天已經擁有了太多別的生物所沒有的能力。在這幾千年里,人類為什么能突然發(fā)展的如此迅速?如果我們穿越到過去,穿越到幾萬年前,甚至在一個我們的人類近親還尚存的時代之前,我們與其他生物的不同也僅限于漫長的進化所給予各個生物不同的身體結構和能力。但在那個時候,人類們的一項不同已經為其之后的飛速“進化”打下基礎:那就是我們的大腦。
人類的大腦是我們種族非常奇特的“特征“。在這門課程里,我們將一起討論我們的大腦和其他的生物有什么不同、我們的大腦也是如何進化到我們現有的樣子、我們認知能力又在大腦進化的同時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我們的進化又能如何解釋我們的社會發(fā)展及現象等問題。
如果你也想報名這個暑期營,提升背景,結識優(yōu)秀的學長學姐,快添加我們小助手的微信
如果也想留學成為和他們一樣優(yōu)秀的同學,也可以添加我們小助手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