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茅斯大學是江蘇—英國高水平大學聯盟、英國大學聯盟、英聯邦大學協(xié)會、歐洲大學協(xié)會的重要學術成員。始建于1862年,主校區(qū)坐落于英格蘭普利茅斯,是英國皇家海軍所在地、五月花號啟航地。含金量極高的普利茅斯大學,你怎能錯過?接下來南昌留學云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
專業(yè)排名
2020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海洋工程專業(yè)位列世界第11位,海洋科學位列世界第34位。
2019年USNEWS學科排名,環(huán)境學專業(yè)世界第153位。
2019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地球與海洋科學專業(yè)世界第151位。
2019年TIMES學科排名,法律專業(yè)世界第126名。
2019年NTU臺灣大學學科領域排名,農學領域世界第185位,社會科學領域世界第268;土木工程專業(yè)世界第137位,環(huán)境學專業(yè)世界第138位,地球科學專業(yè)世界第172位,動植物科學專業(yè)世界第193位,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學專業(yè)世界第259位,心理學專業(yè)世界第256位。
2019年法國Eduniversal商學院排名,普利茅斯位列三星商學院,序列第21位,被評價為卓越商學院。
2019年法國Eduniversal碩士項目排名,國際航運碩士(MSc International Shipping)位列世界第45,環(huán)境咨詢碩士(MSc Environmental Consultancy)位列世界第48。
在英國官方發(fā)布的REF 2014 英國大學官方排名中,臨床醫(yī)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學、心理學、精神病學與神經科學以及地球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科學被評價為一流學科,其中79-85%的研究被評為3 *或4 *。
校企合作
普利茅斯大學與IBM深度合作,打造五月花號自主艦,探索海洋科學的未來。
2019年10月16日,IBM宣布加入一個由海洋研究組織ProMare領導的全球合作伙伴財團,他們將建造一艘無人駕駛的全自主艦艇,于2020年9月沿著四百年前五月花號最初的航線穿越大西洋。
該船將攜帶三個研究艙,其中包含一系列傳感器和科學儀器,科學家將使用它們來增進對許多重要領域的了解,例如海上網絡安全,海洋哺乳動物監(jiān)測,海平面圖和海洋塑料。這項工作將由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協(xié)調,該大學處于海洋和海事研究的最前沿,并得到了IBM和ProMare的支持。
根據One Poll代表IBM在英國進行的一項研究,與其他任何形式的塑料污染相比,英國人對海洋中塑料的關注程度更高,而80%的人擔心微塑料最終會污染海洋和食品安全。普利茅斯大學(全球微型塑料研究機構)將領導研究,以提高對這一關鍵領域的了解,分析MAS穿越大西洋時提取的水樣,以了解有關海洋中微塑料的來源,分布和潛在影響的更多信息。
普利茅斯大學海洋研究所所長OBE理查德·湯普森教授說:“微塑料對我們的海洋構成了巨大挑戰(zhàn)。從極地到赤道發(fā)現的700多種海洋垃圾與海洋垃圾接觸,據估計,到2025年的十年間,海洋中的塑料數量將增加三倍。收集數據,將加深我們對這個全球性問題的理解!
英國伯明翰大學也將加入該計劃,該大學將負責在MAS任務中使用虛擬、增強和混合現實技術。伯明翰的人機接口技術(HIT)團隊正在領導混合現實網真科學工作站的開發(fā),該工作站將使世界各地的學童和公眾體驗跨大西洋的使命。
優(yōu)勢院所
海洋研究所
普利茅斯是世界上最早開展現代海洋學研究的地區(qū)之一,至今已有160余年的歷史。
普利茅斯大學海洋研究所(University of Plymouth‘s Marine Institute)集成了普利茅斯大學在海洋科技領域的優(yōu)勢力量,是英國從事近海海洋學研究和技術開發(fā)的綜合性引領機構,在世界海岸帶及陸架海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領域具有明顯的綜合優(yōu)勢,尤其是其科學交叉與融合布局卓有成效。
普利茅斯大學海洋研究所擁有 3000 名員工、研究人員和學生,設有包括生物地球化學、海洋生物與生態(tài)、生態(tài)毒理學研究與開發(fā)、海岸帶與海洋科學、地球科學研究等17個交叉研究中心和創(chuàng)新群體,主要研究領域涉及生物地球化學、海洋生物與養(yǎng)殖、海洋工程、海岸帶過程與海洋學、海洋地質等,其在環(huán)境遙感、海洋酸化、海洋生態(tài)與生物多樣性、營養(yǎng)鹽化學、海平面上升與微體古生物學等方向的研究深入細致,處于世界頂級研究水平。
普利茅斯大學海洋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簽署了學術合作備忘錄,雙方從加強高層戰(zhàn)略互訪與磋商、本科研究生聯合培養(yǎng)、科學家與博士后交流、共同申請國際合作項目等多個方面開展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海洋科學、尤其是近海海洋學的綜合研究與創(chuàng)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