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同學
申請背景:國內985/211院校
基本成績:GPA 3.8+/4.0 GRE 319+3.5 TOEFL 100+
錄取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
錄取專業(yè):EE
其實前兩年因為有不少課外活動,成績并不是很穩(wěn)定,有過較大的起伏。在確定要出國之后,大三開始專心學習,最終GPA達到了3.8+,托福100+,GRE319+3.5。除此之外,我還有過一次寒假訪學和暑研經歷。競賽方面,拿過數模美賽的M獎,還有大學生數學競賽的省內一等獎。
我算是一個比較外向開朗的人,有很多朋友,在下課回宿舍/去食堂的路上經常和朋友聊各種有趣的話題,像是游戲啊,學校里的奇聞異事什么的,很多時候也會討論課上沒有聽懂的內容。我比較喜歡我所學的專業(yè),每次作業(yè)都是認真完成,課后學習時遇到問題時,不弄清楚決不罷休。如果自己實在是解決不了,我會整理好在下次上課時請教老師。我覺得我大三專業(yè)課的GPA能達到3.9+以上,和我這種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是密不可分的。
CS專業(yè)申請的大熱或許一定程度減小了EE申請的壓力,但是我覺得我能拿到這些offer,最主要的是因為我比較優(yōu)秀的三維,豐富的課外經歷,以及一篇優(yōu)秀的文書。立思辰老師寫的文書作品不僅表現了我對所申請的專業(yè)的極大熱情,還詳細地介紹了我的兩次科研經歷,突出了我的收獲和成長。
除此之外,立思辰顧問老師給出的一份合理的選校名單也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立思辰老師們的幫助,光憑網上搜集到的那些虛虛實實的信息,我自己很難確定一份合理的選校名單。老師們綜合考慮我的學校,GPA等背景,同時也會照顧我的個人想法,給出一份十分合理且有梯度層次的選校名單。
縱觀整個留學申請,我覺得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努力和堅持。大三的課業(yè)負擔并不輕,我不光要進行課后的復習,還要備戰(zhàn)托福。托福口語和聽力的準備,是極其耗費時間的。因為考試的安排,當時必須在一個月之內把分提上來。我擔心剩下的不到50篇的tpo材料,能不能讓我的聽力和口語成績在一個月之內突飛猛進。
為了充分利用珍貴的學習材料,我只好提高每篇材料的利用率。為此,每次做聽力時,我都會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速記能力,做錯時,我會通過反復聽的方式來找到答案而幾乎不看原文;為了糾正發(fā)音,我用手機錄音,然后找出發(fā)音不妥的地方,一遍遍地糾正,直到自己滿意。那一個月過得很辛苦,也很充實。
一個月后,我托福首考聽力28+,口語25+,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那時,我才真正明白“努力就會有回報”這句話絕不是心靈雞湯。
現在我雖然已經拿到了滿意的offer,但是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無疑會有更多的挑戰(zhàn)。希望若干年后,當我回首這段準備申請的經歷時,能夠充滿自信地說:我比那時更優(yōu)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