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有人要問哈佛、耶魯等名校到底想要什么樣的學生?
你有沒有想過:你費盡心思想要申請哈佛,卻一不小心成了哈佛一定不會錄取的人?或者其實你眼中的加分項是招生官眼中的減分項?
有人曾在美國著名問答網站Quora上問:“哈佛不看重學生的什么品質?” 而這竟然得到了哈佛招生面試官Arvin Chang的回答!
功利心
哈佛不招那些做事情功利心太強的學生。他們不希望看到學生僅僅是為了進哈佛,而去拿很多MOOC證書或參加很多課外課程。
這并不是說MOOC證書或課外課程不重要。參加像哈佛大學這樣的學校開設的暑期課程,在這過程中你獲得的知識、你積累的經驗和你結交的朋友都是很有價值的,也是對你的人生有益的。
但是,哈佛尋找的是那些努力學習,并盡可能多地獲取知識的人。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是為了內心的動力而做事,而不僅僅是為了進名校。
哈佛招生官認為,外在的名利帶來的激勵是很短暫的,只有內在的驅動才能支撐你一生的成功。
無價值的課外活動
哈佛所看重的課外活動并不是你申請表上的一長串清單。他們認為應該做你真正感興趣、有能力的事情,這樣你就能比一般的學生取得更多的成就。
作為哈佛大學的面試官,Arvin說他只花幾秒鐘的時間看申請者的前三個課外活動。部分原因是你在一個小時內只能談論這么多,部分原因是沒有人能真正把所有事情做到高水平。
他們更想要看到的是,當你投入某件事時你能做到些什么。他們希望這種熱情、投入,能夠轉化到你在大學和以后的生活中想做的事情中。
所以相比做過這些事而言,哈佛更看重的是做這些事的想法、目的,以及你做到了什么樣的水平,在這過程中的成長和收獲有多少。
沒有主動性
哈佛大學在招生時會注重學生背景(性格、經歷、興趣等)的多元化,但有一個特質,是他們在所有學生身上尋找的,那就是主動性。
哈佛不錄取那些沒有任何主動性的學生。例如,他們不會花時間在網上搜索,做一些關于錄取過程的基本研究,這樣他們連申請要求、提交截止日期等基本細節(jié)都不知道。
哈佛招生官更青睞學生能在進入大學之前就表現(xiàn)出主動性,并成功地為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開辟了人生道路。
所以不管他們參加任何活動,數學/科學奧林匹克競賽、辯論隊、戲劇、寫作、體育、新聞、音樂等等,他們有如此巨大的熱情,以至于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直到得到全國性的認可。
認為“上哈佛=成功”
上哈佛就等于成功?抱歉,哈佛大學不招那些認為哈佛是成功保障的人。
人們想去哈佛的原因,通常是:哈佛是一個偉大的事情經常發(fā)生的地方,是一個擁有眾多獨特人才的地方,是一個人們實現(xiàn)夢想的地方。
哈佛的學生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學術機會、職業(yè)機會、校友網絡和亮眼的文憑。但是哈佛畢業(yè)生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在被錄取之前就已經是世界上最頂尖的人才了。他們聚在一起,有更多的機會合作和學習,很多人在畢業(yè)后表現(xiàn)很好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幾乎沒有來自美國頂尖學校的學生或校友認為,被頂級院校錄取是他們人生成功的唯一原因。
這里的重點其實還是主觀能動性。上哈佛大學并不能保障人生的成功。你需要用你在哈佛(或任何好大學)的時間,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