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留學生在挑選留學國家和院校上往往具有很強的跟風和盲目性。從這一點上看,德國應該說是留學最保險的國家。因為其他一些熱點留學國家雖然大學眾多,但普遍存在教育水準良莠不齊的現象。而德國高等教育的優(yōu)勢就是整體質量高,整體水平均衡,不存在院校間很大的質
按照規(guī)定,每個合法留德的外國學生,都擁有每年90整天或180半天的合法打工時間,留學生可以利用這些時間來外出打工,賺取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
2005年前德國所有大學的經費都來自州政府的財政支持,很多大學沒有學費或只是象征性地收取很少的費用。
隨著近年來藝術類考生數量每年的持續(xù)增加,不少家長和考生都在感嘆,現在想要通過“藝考”走入大學的門檻也越來越高了。
德國的大學現在都在進行波羅尼亞改革,確保所有的學生都得到統(tǒng)一和國際公認的學位,例如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
目前,德國的大部分學校都有英文授課項目,且專業(yè)越來越多,尤以理工類、經濟類居多,碩博階段的學習中英語授課比例已經相當高了。由于英文授課專業(yè)屬于德國教育改革過程中增添的國際課程,教材教法都新穎實用,師資力量雄厚,課程開設也都針對當前熱門或就業(yè)前景好的方
“德國制造”這個簡單的注明,已經成為德國品質的代名詞,成為全世界心中默認的“免檢證明”。無論是帳篷、鐘表、汽車,還是建筑橋梁、火車、輪船;無論是在歐債危機中屹立不倒的國家經濟還是橫貫古今、如銀河繁星般璀璨的各類“大家”,“德國制造”總是那么耐用、務實、
比如喜歡聊天的女性更適合通過交流學習語言,而注重邏輯思維的職場人士更喜歡掌握語法框架后學習德語,學霸型的學生可能更偏愛反復書寫的方式。頭400個學時要在國內學,打好基礎,到中、高級后在德國學,有語言環(huán)境的助力。
除了“免學費”的大旗之外,德國在吸引留學生方面一直都很努力。從2012年開始,德國實施一項歐盟高知人才引進方針的法案,在德學習的學生每年可兼職的時間從90天擴展到了120個全天或240個半天。
一般人申請德國永久性簽證需要5年,但為了吸引更多高素質的勞動力,德國高校的外國畢業(yè)生則在德工作兩年以后可申請永久性簽證。歐盟于2012年推出工作和居留許可證——歐盟藍卡,持有藍卡者并達到德語B1水平的人,在21個月之后即可申請德國永久性簽證,在第一批獲得藍卡的
德國是歐洲傳統(tǒng)的經濟強國,近年來更是在歐洲經濟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一枝獨秀,成為歐洲經濟的推動力。德國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國,更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德中之間的貿易往來日趨加深,大量的德資企業(yè)涌入我國,為我國優(yōu)秀的留德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yè)市場。